打造企業新舞台!大麥克風讓心更凝聚!-美國大都會人壽MetLife
“OneVoice”就像是一個有著大麥克風的舞台,它讓所有人都可以聽見、看見,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在舞台上傳遞最獨特的聲音!-Raluca Marcu, Romania品牌與溝通總監, MetLife […]
2012 SMART MEDIA WORKSHOP 智慧多媒體研討會分享(下)
稍微簡單瀏覽過上述簡介的新技術,是否你也跟我們一樣讚嘆創意無限,腦袋瓜子也跟著動了起來,跟著想像未來的Smart Media如何應用這些新技術呢? 在此,我們稍微拋磚引玉,為大家延伸思緒,試著針對 S […]
2012 SMART MEDIA WORKSHOP 智慧多媒體研討會分享(上)
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和資策會前瞻科技研究所在2/24號舉辦了一場智慧多媒體研討會,介紹了不少實驗室剛剛出爐的最新技術。長期關注新媒體的我們特別關心這些技術能為大眾,用戶帶來哪些更方便的生活,媒體 […]
看電視的人,真的比用網路的人多嗎?
get your ex back 你還坐在電視機前乖乖守著節目的播出嗎?姑且不論看電視的人口與使用網路的人口誰比較多,先想想自己曾經有過的經驗,相信各位或多或少都使用過網路看節目或是影片吧! 電視頻道 […]
真正的收視戶,尼耳森說的不算
台灣的媒體收視率以 A.C. Nielsen 的媒體統計為唯一標準,這件事為人詬病不知道幾年了,媒體始終沒有改變和反應,奉收視率為圭臬,視其為節目受歡迎與廣告收益的唯一標準,不只影響了台灣數十年來的媒體生態與運作,更影響了台灣觀眾收看內容的權益。
社群活動與生活是否真的已黏 TT ?
又是一年的尾聲,各個單位開始彙整本年度發生事件的排名,像是新聞界的十大頭條新聞、生活娛樂的正妹排行、音樂圈的最佳專輯等等,各家單位都會釋放出本年度一些有趣的排名,Twitter 的推文因有數字與趨勢觀察,因此也發布了 2011 年推文排行清單。
「排播的終結?」初回討論!
每周五內部都有固定的分享會,召集所有同仁一起參與當周分享的議題,目的在於資訊的分享與意見的交流。上週五 12/2 討論的主題為「排播的終結」,面對看節目的習慣改變,節目表的參考價值是否漸漸式微這些是電視台或是使用排播機制的網路頻道,目前面臨的課題。
想像一下至聖先師孔子穿越時空來到 21 世紀,看到每個人老是盯著螢幕看,手指不停敲敲打打,好奇地問你在做什麼,你回答他:「我在上網。」他又問:「什麼是上網?」你說:「就是在用網路啊。」他再問:「什麼是網路?」你翻了白眼:「…….」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讓我們來看看維基百科的說法:
The Internet is a global system of interconnected computer networks that use the standard Internet Protocol Suite (TCP/IP) to serve billions of users worldwide.
上述所說是你想像中的網路嗎?
網路是一個無形抽象的東西,看不到也摸不到,很難用一個具象的形容來表達。一個簡單的螢幕和瀏覽器,就可以掌握天底下大小事,可以看盡世界的風景,網路可以帶我們到倫敦、巴黎、羅馬,甚至親臨紐約時代廣場 (Time Square Cam) ,或者讓我們看到也許一輩子都不曾看過的極光 (Live! Aurora),在網路的世界,我們可以環繞地球幾十圈幾百圈都不成問題。 Facebook 甚至在網路上架起了世界第三大國的版圖,讓每個國民在虛擬國度都有自己的 Home。
網路更搭載了多少創業的美夢,剛結束的 TechCrunch Disrupt Beijingu 創業競技場,共有來自全球 400 多個創業團隊進行角逐,有產業團購的夢 (OrderWithMe)、虛實貨幣交換的夢 (Richi)、電子出版的夢 (Moglue)、個人化服裝設計的夢 (United Styles)…等,未來行動裝置加上網路的應用,APP 的世界還無限遼闊。
我們每一天都在使用網路卻無法明確的定義網路,在不同的時空場景,網路可以是不同的角色,對學生來說,網路是一個世界知識庫;對饕客來說,網路是美食嚮導;對網拍經營者來說,網路是事業;對企業來說,網路應該是媒體;對使用者來說,網路就是生活。
你能想像沒有網路的世界,現在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嗎?網路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小世界,它連結了我和我的朋友,我可以隨心所欲在上面和人溝通交談,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看一部賺人熱淚的電影,欣賞每一幅我愛的畫,拜讀所有精彩的文章,並了解我應該前進的方向。
對你來說,網路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分享你自己對網路的定義!
【圖片來源:nobodysearch.blogspot.tw
「我們都想要有更多的掌控權」。
大約從 4、5 年前開始,因為在台北租屋、求學,身為學生就能省則省,且念設計相關科系也真的沒有太多剩餘的時間花費在看電視這件事情上;也因為這樣,讓我有更多時間專 注在自己認為比較有意義的內容上,例如:電影、音樂、閱讀、網路等等,以上這些休閒我們自己都可以握有極高的「自主權」,相較於傳統電視媒體、節目這些內 容管道給我最大的負面觀感在於:使用者的觀看習慣必須被電視媒體控制。
媒體使用的改變,讓電視不只有觀賞節目內容的功能。從社群網站的興起,「social networks」的分享功能似乎越來越有影響力。
Nielsen 做了一項從節目的開播前、後,收視人口對於電視節目的影響與互動數據調查。
除了 Mobile 上的 App 外,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距離最近的加值科技應用大概就是 RFID,以及 QR code 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RFID 如何做到虛實整合。